維護在線pH計氯化鉀來幫忙
一文搞懂:氯化鉀溶液為啥是pH計的“保護神”?
pH計能精準測溶液酸堿性,全靠探頭里的“核心零件”——玻璃電極。維護在線pH計電極這零件特別“嬌貴”,須靠氯化鉀(KCL)溶液“呵護”才能干活,就連閑置時都得泡在里面。下面就用大白話講講氯化鉀溶液的作用,以及飽和氯化鉀溶液該怎么用。
一、氯化鉀溶液:pH計探頭的3個“保命功能”
玻璃電極的工作原理很簡單:靠內外氫離子濃度差產生信號,但它的“戰斗力”全靠氯化鉀溶液維持,少了它,測出來的數值根本不準。
(一)不讓在線pH計電極“口渴”,保持“反應力”
玻璃電極zui前端的玻璃球(敏感膜)是“感知器官”,必須一直濕潤才能和溶液里的氫離子“互動”。如果閑置時暴露在空氣中,玻璃球表面的水分會很快蒸發,就像人渴到說不出話一樣,再用的時候反應會特別慢,甚至沒反應。泡在氯化鉀溶液里,相當于給電極“持續補水”,保證它隨時能“靈敏干活”。
(二)給電極“補營養”,防止“掉鏈子”
電極內部裝著特殊溶液(電解質),每次測樣時,這些電解質會慢慢“跑”出去一點。就像手機電量越用越少,電解質少了,電極產生的信號會“飄來飄去”——同一杯溶液測三次,可能出現三個不同的數。而飽和氯化鉀溶液里的鉀離子、氯離子特別多,能反向“補”回電極流失的電解質,讓電極內部保持穩定,數值就不會亂飄了。
(三)減少誤差,還能“防老化”
測純水、稀溶液這類“離子少”的樣品時,電極容易“信號紊亂”,比如數值跳個不停、測好幾次結果都不一樣。這時候加幾滴氯化鉀溶液,相當于給溶液“加了穩定劑”,能讓信號變穩,誤差變小。另外,閑置時泡在氯化鉀溶液里,還能給電極“擋灰”——防止空氣中的灰塵、樣品殘留粘在玻璃球上,避免玻璃球被腐蝕、老化,延長電極的使用壽命。
二、飽和氯化鉀溶液怎么用?4個要點別弄錯
飽和氯化鉀溶液是“頂配版保護液”,但用錯了反而會傷電極,這幾點一定要注意。
(一)配溶液:別貪多,要“夠濃”還得“夠干凈”
買分析純的氯化鉀粉末(別用工業級的,雜質多),按這個步驟配:室溫下往純水里加粉末,邊加邊攪,直到杯子底有一點沒溶解的粉末(這才叫“飽和”),放半小時后,倒上層清液用——別把底下的固體倒進去,不然會堵電極上的小孔(陶瓷芯),電極就“呼吸不暢”了。
(二)存溶液:封緊瓶,別放太久
配好的溶液要裝在密封瓶里,瓶塞纏層保鮮膜,不然會吸空氣中的二氧化碳,慢慢變渾濁、長白色沉淀,用了會讓電極“失靈”。還要遠離暖氣、空調(溫度變了,溶液濃度會變),也別靠近鹽酸這類有酸味的試劑。另外,溶液zui多用1個月,發現變渾、變色就趕緊扔,別心疼。
(三)泡電極:別泡太滿,用完要洗
泡探頭時,不用把整個電極都泡進去,只要玻璃球和底下的陶瓷芯浸到溶液里就行,不然電極桿上的字會被泡掉。每次拿出來測樣前,一定要用純水沖一下玻璃球(別用手擦,玻璃球很脆,一擦就壞),再用濾紙輕輕吸干水——不然會把氯化鉀溶液帶到樣品里,測出來的數就不準了。
如果測純水這類樣品,需要加氯化鉀溶液“穩信號”,記住別加多:100毫升樣品里加1-2滴就夠,加太多會稀釋樣品,反而測不準。測完后,趕緊把探頭洗干凈,放回氯化鉀溶液里,別讓它在空氣中“裸奔”,也別泡在純水里(純水會把電極里的“營養”吸走,加速老化)。
(四)特殊情況:長期不用,要“喚醒”
如果電極放了一周以上沒碰,再用前得讓它在飽和氯化鉀溶液里“泡夠24小時”,相當于給它“充飽電”,不然直接用會反應遲鈍。要是泡完還不準,先換瓶新的氯化鉀溶液試試,還不行的話,可能是電極壞了,得換零件。
其實總結下來很簡單:氯化鉀溶液就是維護在線pH計探頭的“專屬保養液”,飽和款效果zui好,只要配得對、存得好、用得細,pH計就能一直測得準,用得久。